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高22学部特邀清华李蕉副教授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何为科学家”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11-09 作者:  点击数:

11月9日下午,清华附中“对话大家·日新讲堂”系列讲座高三专场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序幕。高三是同学们奋力拼搏的一年,也是青年精神成长的关键期,高22学部高度重视学生人文思政素养双提升,引领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蕉老师为高22学部师生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何为科学家”主题讲座。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兼高22学部主任李劲松老师、清华附中团委书记于洺老师、高22学部副主任宫睿哲老师、全体班主任和同学们共同聆听了讲座。

李蕉老师讲座现场

李蕉副教授从任鸿隽之问、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引出关于人才、科技和教育的讨论,引领同学们思考“何为科学家”“如何培养科学家”“科学和科学家对社会的作用”等问题。

20世纪初,任鸿隽、杨铨等人带着“科学救国”的志向建立中国科学社、刊发开中国印刷史之先左起横排的社刊《科学》,以科学优先于政治发展的愿景提出科学家应讲究事实学问、以发明未知之理为目的,却最终意识到科学会困于政府短视、社会动荡、列强剥削的政治之困。

李蕉老师引领同学们思考“何为科学家”

在延安边区,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家们吸取科学进步和政治革新和时代密不可分的历史教训,发起了延安自然科学运动。在彼时的延安,不仅有自由讨论的氛围、自由探索的精神,更有在不断讨论和调整中确定的“从当地时空出发”“加强统筹,统一领导”等纲要并由此生发出的“马兰草造纸术”和森林考察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科学在抗战的艰难时期也在延安焕发光彩。

最后,李教授引导同学们进行反思并引入了 “战略科学家”的概念,强调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指引下,战略科学家应能“看得远、把得准、带得成”,不仅要专业素质够硬、战略规划够准,更要有国家使命感和领导力。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与李教授探讨了站在今日视角如何回答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之问,如何看待科学受政治影响和“科学无国界”之间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同学们积极思考、向李蕉老师请教

李蕉老师热情回应同学的提问

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总有人十八岁。李蕉副教授对历史上对于何为科学家的生动讲述引人深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处理科学和政治、科学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向战略科学家的高度而努力。


文字:向可谦

图片:张恩鑫 李汉石

审核:唐洁 宫睿哲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清华大学北侧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