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助推思政实践、促进京港交流——“清青筑梦”实践项目暨清华附中与东华三院姊妹学校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1-22 作者:  点击数:

1月18日至22日,清华附中学生发展中心、教育基金会组织20余名初一至高二学生,在党委书记曹海翔、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任星阳等老师的带领下,赴香港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清青筑梦”实践项目暨清华附中与东华三院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同时,为探讨大学与中学一体化思政实践及创新创业教育大、中衔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周晋副教授带领医工结合科创团队近10名大学生同期参与活动。

交流团师生合影

为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大学和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1月19日,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曹海翔在香港金紫荆广场为交流团师生现场讲授思政课,回顾香港回归历史、激励青少年促进两地融合的使命和担当,号召在场的清华附中学生、清华大学学生在活动中深入认识和了解香港,未来为两地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曹海翔书记在香港金紫荆广场讲授思政课

为促进清华附中与东华三院姊妹学校之间的交流,交流团师生先后赴四所姊妹学校东华三院陈兆民中学、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开展交流活动。通过篮球友谊赛、体验家政烘焙课及STEM课程、进班听课、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深相互了解、互鉴双方所长。

交流团师生赴东华三院姊妹学校交流

为加强对香港本地文化及特色的了解,交流团师生赴旺角警署与香港警察冲锋队(英文:Emergency Unit,缩写:EU)交流、赴西九龙文化区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赴非洲中心和重庆大厦了解非洲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在体验非洲鼓和品尝印度菜等活动中真切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格。

交流团师生赴旺角警署、非洲中心参观学习

活动期间,交流团师生还分别前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实践调研。在香港大学,同学们聆听港大教师、校友的相关分享和介绍,深入了解这座屹立在香港且与清华大学同龄的百年名校。在香港中文大学,同学们共走著名的百万大道、欣赏“天人合一”、“水天一色”的美景。在香港城市大学,同学们参观教室、图书馆,近距离感受香港本土高校的建筑风格与学习氛围。在香港理工大学,同学们参观电子计算学系、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的实验室,了解各类创新项目。此外,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周晋副教授为内地与香港的大、中学生们开展专题讲座《人工智能探秘》,清华大学本科生覃梓航、硕士生霍佳雨分别分享医工结合科创团队、HANI KIT科创项目的主要情况,激励两地中学生们未来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广阔蓝海。

交流团师生赴香港大学等高校参观学习

清华大学周晋副教授及大学生为同学们开展讲座

参与者部分感想: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感受到了香港多元的文化和教育方式。香港中学同学和老师们的热情使我难忘,在甲寅年中学我们和香港同胞一起制作凤梨酥,香甜的味道象征着我们对对方真挚的感情。叮叮车缓缓穿梭在霓虹街头,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实在太美,整个香港闪烁如星河,天星小轮缓缓行驶,海水光影斑驳,每一步都踏在惊喜之上,东方明珠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这次活动的体验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与探索。

——清华附中初一学部学生师曼舒

回顾这次香港之行,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在街头巷尾的喧嚣、高楼大厦的灯火与维多利亚港的波光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快节奏的新式生活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在一次次交流体验如STEM、烘焙、篮球赛、思政课等活动中,香港的同学们以他们的热情与包容使得这次交流成为真正的心灵成长,我也看到了他们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我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未来便有无限可能。我们期待并欢迎香港同学来北京交流。在此,也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的每一位老师。

——清华附中初二学部学生戴昀廷

交流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东华三院和我方的校训。东华三院联校的校训是“勤、俭、忠、信”,清华附中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虽有区别,但都对学生在道德和精神方面有着高要求,两地学校都为祖国建设输送着人才。这次交流促进了两地教育理念的融合与互补,成效显著。

——清华附中高一学部学生张家赫

这次交流活动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踏入香港的大学,校园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先进的设施,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向往。走进香港的中学,与同学们交流,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拓宽了我的视野。尖沙咀多元文化交织,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在此汇聚,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旺角警署威严庄重,彰显着警队的神圣与力量,让我对这座城市的秩序维护有了更深敬意。这次活动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感受到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清华附中高二学部学生陈思宇

香港是一个多元、包容的城市,世界各地文化的交融在香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和几位香港中学生的深入交流中,我感受到了香港中学秉持的多元、创新、放眼世界的教学理念。在与香港各高校(港大、港中文、港城大、港理工)的交流中,我也体会了港校的国际性,以及别具一格的学术氛围,感受了其错落有致的校园风光。总的来说,香港之行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得以更好地认知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也坚定了我在学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信念。

——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二年级学生蒙博涛

此次香港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互动盛会、思政实践之行,更是一段大中衔接之旅。在五天的充实行程中,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各具特色的港式美食,还在和香港高校、中学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香港各校对价值观教育、人工智能、计算机、创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视。大、中衔接,校际互鉴互助,丰富、独特的实践形式给予了每个同学以满满收获。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在教育中把握前沿,培养更加全面的生活、学习能力。

——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一年级学生霍佳雨

活动背景介绍:

“清青筑梦”青少年交流活动,旨在通过组织清华附中、清华大学、国际中学及高校等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志愿者,开展文化、科技、语言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促进青少年朋辈交流,开拓青少年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增强国际理解力及全球胜任力,共同探索未知、服务社会,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包容的优秀人才。

为促进内地与香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于2024年7月22日分别与香港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东华三院陈兆民中学、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签署姊妹学校合作协议,同时与东华三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期待通过学生互访、教师交流等不同形式,促进内地与香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供稿:学生发展中心 教育基金会

审核:曹海翔 白雪峰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清华大学北侧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