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五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高校、中小学的千余名教育专家、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成员参加会议并作发言。
会议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与健康工作委员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层次体系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支持,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等单位承办。
清华附中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会上获得了“突出贡献奖”。


清华附中获得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突出贡献奖”
下午的会议分为四个分论坛——推动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新途径新方法,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程实践实施路径,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创新模式。来自16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书记、院长、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和全国各地中小学干部教师代表60余人围绕前沿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享,碰撞创新思路。
在分论坛一“推动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新途径新方法”上,清华附中思政课教师、团委书记于洺老师做了题为《场域的延伸——清华附中推进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发言,就“何谓大思政课”“思政课场域如何延伸、再延伸”“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等问题,向参会专家和老师们介绍了清华附中的实践与探索。

清华附中于洺老师在会议分论坛中发言
清华附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入地参与、研究、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文字:于洺
审核:唐洁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