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全国观众的目光聚焦屏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九三阅兵”,即将拉开震撼大幕。阅兵开始之前,清华附中的线上课堂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思政课,这也是附中校家社协同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
本次思政课主讲人王玮琢老师,既是深耕网络空间领域的部队专家,也是初24学部的优秀家长代表。王老师从共和国历次阅兵的难忘瞬间,讲述“9月3日”纪念日背后沉甸甸的历史,通过形象生动的影像素材为大家解密阅兵式中的“明星装备”,引导同学们读懂这场盛大阅兵的深远意义。他指出,阅兵,是对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对未来主人的一次深情凝视和郑重托付。他勉励同学们,不仅要有“自强不息”的胸怀,更要有“厚德载物”的行动。将观看阅兵带来的澎湃激情,转化为每日不懈的持久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创新引领未来,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中,写下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2025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九三阅兵”国防教育思政课直播
上午9时,纪念大会正式开启。附中六个学部全体师生观看大会,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以最崇高的敬意,纪念这场伟大胜利。会后,各学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
【初25学部】
初25学部以“铭记历史,初识荣光”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九三阅兵”国防教育主题思政课。此次活动依托“学部统筹规划、新教师聚力完善、班主任精准落实、学生深度参与”的特色育人链条,让红色精神在层层递进的互动中浸润心灵。
本次国防教育主题思政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观礼阶段,学生以“我是阅兵观察家”观礼单为指引,严肃专注地观礼,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各项任务,深化了对国防力量的认知,让观礼过程成为“看、思、记、创”一体的深度学习体验。

“我是阅兵观察家”观礼单、学生观看阅兵仪式
在随后的线上讨论阶段,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展开热烈讨论。在“荣耀时刻”环节中,同学们观看往年阅兵的视频,直观地感受到阅兵的震撼;在“珍存·典藏”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展示观礼单成果,分享感受;在“砺剑·传承”环节中,同学们通过对比本次阅兵与1949年阅兵,深入探讨人民军队变与不变的内涵;在“格局·使命”环节中,师生共同回顾抗战历史,领悟阅兵意义;在最后的“誓言·行动”环节中,同学们则着眼于当下,立志成为心怀家国、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九三阅兵”主题班会
此次“九三阅兵”国防教育主题思政课,既是初25学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学部特色育人链条的一次高效运转。同学们不仅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读懂了“强国必须强军”的深刻内涵,更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的种子埋于心间,书写出新时代清华附中人的责任与担当。
【初24学部】
初24学部各班围绕“自强有我,科技强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青春”等主题,以观看阅兵仪式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观看阅兵盛况,聆听国防教育讲座和历史组、政治组关于阅兵历史与意义的微课,深入了解了国产先进武器装备和抗战英雄事迹,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学生观看阅兵仪式
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和探究性学习,内容包括解读“国之重器”的科技内涵、梳理阅兵历史变迁、分析方阵背后的精神密码等;通过手抄报、研究报告、知识竞赛、诗歌创作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观后感分享、时空对话等活动,在交流中深化了对抗战精神与时代使命的理解。

“国之重器”研究报告、“九三阅兵”学习任务单、小组主题汇报、致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此次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初24学部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观看纪念大会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立志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潜心为学,成才为国”的庄严承诺。
【初23学部】
初23学部以“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涵盖观看阅兵仪式、班级讨论、书信撰写与感悟分享等多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国家力量、内化使命精神、激发学习动力。
上午,同学们统一观看国防教育思政课和“九三”阅兵仪式,边看边记录,完成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下午,各班围绕“细节分享——我眼中的阅兵瞬间”“背景探究——我了解的九三意义”和“启发思考——我收获的精神力量”三个环节展开热烈讨论,同学们踊跃连麦发言,评论区积极展开互动,共同提炼出“初三精神清单”。随后,大家静心撰写《致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将阅兵感悟转化为个人认知与初三目标。最后,通过个人与小组等多种形式分享感悟,评选优秀作品,实现情感共鸣与思想升华。

班主任与学生齐聚云端观看阅兵

“九三阅兵”观看学习任务单与观看感想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家国认同感,更将阅兵精神与初三学习紧密结合,为同学们冲刺学考注入了坚实的思想动力。
【高25学部】
带着军训的余味,高25学部在看阅兵时,心中多了份别样的触动。曾在烈日下反复练习站军姿、踢正步,同学们深知抬手高度、踢腿角度的精准都需无数次打磨。当看到受阅官兵迈着分毫不差的正步走过天安门,那整齐划一的步伐、挺拔如松的姿态,不再只是视觉上的震撼,同学们更能读懂这背后日复一日的艰辛,感受人民解放军铁一般的纪律与光辉灿烂的历史。上午的纪念大会结束后,高25学部以各班为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班会。班会上,班主任引导大家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讲解基本军事常识,带领大家感受阅兵所折射出的国家崛起、民族振兴。班会后,同学们纷纷撰写活动感想。大家表示,在高中入学之初即恭逢盛典,倍感荣幸与振奋。“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高25学部学子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未来三年将以实际行动积极进取,为祖国的未来成长成才。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班会

同学观看阅兵仪式
【高24学部】
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吾辈青年砥砺奋进。9月3日上午,高24学部全体师生相聚云端,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新型武器装备划破苍穹,受阅方阵步伐铿锵有力,高24学部师生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敬仰的光芒,拳拳爱国情在心中激荡。

高2407班学生线上集体观看阅兵仪式并“比心”致敬

高2411班学生长安街近距离感受阅兵现场、班主任郭建超老师前往长安街目送受阅部队并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现场感受

高2402班共学小组绘制抗战主题绘画
为上好本次大思政课,8月31日起,高24学部同学们即组成共学小组,从英雄人物与集体记忆、新型装备与科技强军、国家凝聚力与文化自信等方面积极开展资料搜集与专题研讨,以充分的知识储备迎接阅兵仪式。
当天下午,历史备课组王静老师、段维维老师与政治备课组庞瑞翰老师结合学科专业背景,分别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和“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主题,多角度解读本次阅兵的深刻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以实践创新深入推进学科德育。

段维维、王静老师,庞瑞翰老师分别作讲座
讲座结束后,各班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踊跃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同学们以对史实的展演回溯历史背景、从大会现实意义探究国际合作、通过分析国际战后态度理解阅兵重要性、从装备视角打开强军现状,用兴趣特长和钻研精神从国家重典中汲取恒久的精神力量。正如高2413班李清怡同学所说:“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外的实力展示,更是对内的精神凝聚。”同学们在交流碰撞中认识到了“这些武器不是挑起战争的肌肉,而是守护和平的盾牌”在讨论中,同学们不仅看得懂阅兵“有什么”,更能理解背后的“为什么”,从而入脑入心,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使命担当。

高2405班主题班会系列活动
【高23学部】
高23学部在高三年级以培养“弘毅君子”为目标,着力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锤炼坚韧品格。为落实这一培养目标,高三学部在阅兵式开始前,以班会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国防教育思政课。阅兵式后,语文组布置了结合清华园抗战历史、附中校园生活分析抗战胜利意义的主题作文,以写作实践推动学生将“弘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2316洪宽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赴天安门广场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高2317柴博严同学在感想中提及“要淬炼意志与品格,做对国家有贡献的青年”,高2310张佳琪同学表示“当与国家同呼吸,不负使命成为复兴栋梁”。

高23学部以班会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国防教育思政课

高2316班洪宽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赴天安门广场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学生观看阅兵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无论是阅兵方阵那如钢铁洪流般整齐震撼的步伐、还是精良威风的自研武器,抑或是镜头里老兵颤巍却坚毅的敬礼,都令师生无比动容,大家心中涌起澎拜的热情,落笔化作浓浓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堂思政课,无需生硬的说教,却像火种,在同学们心里点燃“家国情怀”的火苗。“强国”不再是遥远的口号,“接力”也不只是大人的使命,同学们当前的学习亦是“小阅兵场”,锤炼强健的体魄、滋养丰盈的内心、学习扎实的知识,何尝不是在为“强国有我”积攒力量呢?
观看感想:
中国解放军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自主研发的先进武器,无不彰显着国家的繁荣与强盛。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正由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来守护。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高2404班 王张弛
仪式中穿插的历史影像让我眼眶湿润:老兵方阵的银发前辈们胸前勋章熠熠,与年轻战士刚毅的面庞形成时空交响,无声诉说着从烽火岁月到科技强军的壮阔征程。当和平鸽方阵腾空而起时,全场沸腾的欢呼声让我真切感受到"山河无恙,吾辈自强"的重量。这场阅兵不仅是尖端武器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课。它让我懂得,今日的和平盾牌由无数人的坚守铸就,而作为学生,我们接过的应是笔杆与理想——因为真正的强国之路,既需要利剑守卫边疆,更需要智慧照亮未来!
——高2405班 李逸轩
阅兵式结束了,长安街重归宁静。但我知道,一场更为深刻的阅兵正在我们灵魂深处进行——那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接仪式,是每个中国人文化自觉的觉醒时刻。我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感受着铁流的震撼与血脉的奔涌,终于明白:真正的强大,是一个民族在时光中保持自我的同时,勇敢地走向未来的能力。而这能力,正来自我们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对未来的眺望。
——高2409班 殷瑞泽
历史原来是有声音的,它从不曾真的远去,只是换了一副嗓子,在我们耳边轻声说着从前。而如今这声音,清脆、利落、年轻,带着金属的质地。它显影出的,是一个不再需要以悲壮换取尊严的时代。那些驶过的战车,静默无声,却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句低沉的耳语:“放心吧,山河无恙。
——高2413班 黄钰景
从我们的1945到我们的2025。历史书太薄,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我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叫英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未见其面却受其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阅兵后的班会上,我们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让家国情怀在青年一代中接力传承。班会中同学们的交流与分享,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到: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何其有幸。
——高2418班 杨子墨
天安门广场上,铁甲铮铮,战机呼啸,一支现代化、协同化的现代军队震撼着世界,也振奋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观看九三阅兵后,我对抗战老同志们肃然起敬,意识到和平并不是乞求,而是用实力捍卫的尊严,也为国家八十年飞速崛起的胜绩感到无比骄傲。当直升机编队组成“8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当战斗机拉出绚丽的十四道彩烟,当东风洲际战略核导弹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雄姿浩荡而来,我不仅震撼于阅兵现场的磅礴气势,还振奋于受阅部队对抗战精神的传承。抗战老同志们用颤巍巍的军礼诠释着永不褪色的忠诚,如今的解放军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守护这片热土。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让我坚信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屹立不倒。我感受到阅兵不仅仅是为了耀武扬威,更是为了永远铭记历史,时刻警醒自己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看到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从贫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装备,我对祖国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或许不能像军人那样冲锋陷阵,但可以用刻苦学习的方式贡献祖国。我必将更加努力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用奋斗告慰先烈,用拼搏续写华章!
——高2515班 李牧籽
观看阅兵式最令我难忘的是国歌响起的瞬间,八一军旗、国旗、党旗同时展开的那一刻,部队方阵和新式武器阵容严整行进时,流淌过我全身的自豪感。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中国革命史上的先辈们带来的依靠感。生在中国,我感到自豪和幸福。老兵面向国旗敬礼高唱国歌,眼神中的坚定,仿佛让我跨越时间长河,看到往昔。正在这个时刻,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本色,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民族抵抗外敌,自立自强,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永远如初。不忘历史,珍惜和捍卫和平,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们的使命。看到精神干练,训练有素的年轻战士们,我对自己的未来也产生了联想。我要不断成长,发展自身本领,淬炼自身意志与品格,做一个为国家有贡献的新时代青年。
——高2317班 柴博严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前开展,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历史对庄严回望,对未来是郑重宣誓,是中国作为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与责任担当。历史,承载过去,启迪未来。不忘历史,是铭记过去,缅怀先烈;不忘历史,是指导今日,激励吾辈;不忘历史,是展望未来,开创明天。过去,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人类和平而战;今日,我们仍应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脉搏,不负时代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担任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大任的栋梁之才。
——高2310班 张佳琪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强音。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军队的强大实力,更传递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使我感到心潮澎湃,难以平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刻意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高2308班 郭恩溥
图文:各学部聂文婷
审核:李冰清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