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正值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建校110周年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退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学校组织40余名退休教师赴中国国家版本馆开展"秋韵润心致远 文脉流长育人"文化研学活动。

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曹海翔行前讲话

离退休教师们在3号馆-文瀚阁前合影留念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于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千年哲思、《永乐大典》的匠心传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的智慧光芒等珍贵文化典籍版本真迹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在“版本工艺”专题展览中,展陈了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片、西夏木活字等丰富的版本珍品。其中,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敦煌回鹘文木活字,则实证中国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工匠精神的永恒见证。
退休教师们凝望这些版本珍品,深切感悟到:版本形态的演变,恰似文明基因的传承密码,而教育者的使命,正是成为文明的“活字印刷师”。正如古代工匠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守护技艺,今日教师亦需牢记使命培育时代新人。

在“版本工艺”主题展,离退休教师们在展品前认真观摩、仔细观赏《回鹘文木活字》
“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则以13个单元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脉络。教师们纷纷驻足在西周何尊前,其内底122字铭文“宅兹中国”,是首次发现“中国”一词的历史记载;《西楼苏帖》作为苏轼书法丛帖,历经宋徽宗禁令与战火仍存世,成为文化坚韧性的象征。这些版本资源跨越时空,生动诠释了“文脉相承”的教育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知所从来”的历史坐标。

在“斯文在兹”主题展,离退休教师们认真欣赏《西楼苏帖》;在“版本琳琅”主题展,离退休教师们认真观赏不同年代的古籍善本
走进“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经典版本展”,这里以2000余件版本构筑理论创新长廊。阅览《共产党宣言》300余种版本矩阵,从1848年德文原版到多语种版本,感受理论传播的时空脉动,教师们更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典藏中领悟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深邃智慧。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专架,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教师们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强国的深厚根基,从甲骨文的卜辞求真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从青铜重器的礼乐铭文到新时代理论的创新发展,每一种版本都在诉说着“守正创新”的永恒主题。

在“真理之光”主题展,离退休教师们驻足在习总书记的著作展台、近距离观看各类专题文集、仔细翻阅习总书记的著作
此次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化研学之旅,不仅让退休教师们在典籍真迹中触摸到中华文脉的跳动脉搏,更深刻感悟到“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教育的沃土中播撒文明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版本为镜,照见文明根脉;以教育为犁,深耕文化沃土,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磅礴精神力量,让中华文脉在教育的传承中永续流长,书写新时代“文脉育人”的壮丽篇章。

离退休教师们在1号馆-文兴楼大厅合影留念
未来,清华附中将持续深化文化育人实践,连接国家版本馆的"文明基因库"与学校"育人主阵地",让中华文脉在教育的接力中永续传承,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使命。
文字:孙玉华 高永军
图片:中文在线 退休教师
审核:曹海翔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