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清华附中学生在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4-12-13 作者: 徐文兵 点击数:

12月13日下午,由丘成桐教授和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并主办的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附中学生表现优异,有四篇论文获北方赛区一等奖,入围全球总决赛,分别是:数学论文:《论内摆线与类摆线的相对周期与长期行为》(学生:高1212班黄思聪,指导教师:徐文兵、李劲松)、《关于网上购物的数学模型研究》(学生:高1312班顾子毅,指导教师:范永春);物理论文:《关于气球小车的研究》(学生:高1212班张泽宇、黄泽平,指导教师:罗雷生)、《Exploration of cervic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inappropriate posture and improvement》(学生:高1211班李念霖,指导教师:罗雷生)。其中,黄思聪同学在决赛中表现突出,最终荣获本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优胜奖。清华附中荣获本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组织奖。

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方妍(前左3)与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合影; 黄思聪(左2)荣获优胜奖

清华附中数学教师徐文兵(右4)领取本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组织奖

本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于一月份启动,下设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和丘成桐中学物理奖,经历了各赛区初赛及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12月12日至13日进入决赛的各支团队与评委们进行了两天封闭式面对面的交流和答辩,最终评选出本届丘成桐科学奖获奖名单。

据了解,本届数学奖共有来自海内外近200所中学的4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物理奖有140所中学412支队伍报名参赛。所有报名参赛队伍中,16支参赛队伍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等海外国家。国内外百余名学者参与了数学奖和物理奖的初赛的评审工作,21位世界著名数学家与物理学家担任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决赛评委。“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自2008年设立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在培养数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前六届获奖选手中部分中学生前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布朗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外名校深造,一批获奖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丘成桐中学物理奖”今年新增加了北方赛区的比赛,奖项的框架也得到了逐步的扩大和完善,从而为进一步建立起中学生、中学教师和国际知名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为培养中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编辑:档案室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