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的灯光温暖,清华附中混声合唱团、童声合唱团、校友合唱团与历届合唱团百余位毕业团员跨越26年时光齐聚,校长方妍、书记曹海翔、副校长徐文兵等多位领导与数百位观众共同见证这场“以歌声赴约”的精神盛会。
音乐会以“遇见你·不道别”为主题,分为六个篇章展开,串联起清华附中合唱团26年的发展轨迹与精神传承。六个篇章依次为“畅怀·不道别”“乡音·不道别”“信念·不道别”“青春·不道别”“归来·不道别”“遇见你·不道别”。混声、童声与校友合唱团依次登场,演唱曲目涵盖中外经典与原创作品,其中不乏清华附中合唱团历年的金奖作品,如《再别康桥》《观沧海》《那时繁星》《予你春风》等。整场音乐会由鞠红老师担任总策划与总指挥,贺晓宇老师担任高25级混声合唱团指挥、高山老师担任童声合唱团指挥,节目之间由历届团员担任讲述人,以讲述与合唱交织的方式,呈现附中合唱团跨越代际的情感延续与艺术共鸣。从策划到执行,校友们自发担任讲述人与志愿者,让“遇见你·不道别”的故事,在旋律与记忆间层层展开——那是青春的回声、理想的传递,也是艺术教育跨越时光的注脚。

策划团队

音乐会主持人林青帝

高23、24级混声合唱团,钢琴伴奏李俊熹
童声合唱团、钢琴伴奏张馨仪

高25级混声合唱团、钢琴伴奏陈泊翰

校友合唱团
从在校生到已步入社会的校友,从年过古稀的长者到新入团的少年,每一位讲述人都用自己遇见合唱的故事,为这场音乐会注入了不同的温度。霍芊一回忆起高三那年,数学考试失利后独自走进音乐楼的夜晚,老师带着大家唱起熟悉的旋律,黑暗中手电的微光成了她心里的星光——“那一刻我懂了,音乐能接住迷惘”。2023年高考盲盒陈思元记得自己曾在练声时不敢出声,如今却能在和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亮度;他笑说,音乐让理性的思维也学会了感受。林青帝提到,正是课堂上第一次听到《巴黎圣母院》的震撼,让他后来学习法语、投身广告公关行业,又在四十岁重新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有些梦永远不会过期”。孙晓星在公益课堂上教白血病患儿唱歌,她说:“我想把当年合唱团照进我心里的那束光,再传递下去。”韩知行讲述了作为“九·三阅兵”广场合唱队成员时的心情:“当国旗升起,我忽然明白,音乐能让青春与祖国同频。”邢圣涵和王超宇,如今都成为教育者,他们说,是合唱教会了他们如何用美育陪伴成长。王超宇十年前主持百年校庆音乐会,如今再次回到舞台感慨万千——“让学生眼里有光、心里有歌,就是我坚持教育的理由。”
年逾古稀的丁钢校友轻声说:“音乐可以触及灵魂。”他仍和团员们每周排练,常在歌声中被彼此的情感打动而泪流。年轻的崔天奕如今是音乐剧演员,他说:“能找到值得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是一种幸运。”曾默默为大家伴奏的高14级钢琴伴奏柳天滋,只想“在琴声里给和声打灯光”;工程师门靖洋笑言,理科生追求满分,但他在合唱团里学到的是“让表达更打动人的完美”;而新生代的张清扬——一位合唱团老团员的女儿——站在父亲曾经歌唱的舞台上,说:“原来爸爸说的‘以美育人’,就是我此刻感受到的温度。”他们的故事不同,却在合唱团的精神里同频。那是一种温柔的力量,让每个附中人都相信:因为歌唱,青春与时代、个人与集体、过去与未来,都能再次相遇。

讲述人分享
当《再回首》的前奏响起,不少观众跟着哼唱,时光仿佛在旋律里倒带。一曲终了,当最后的合唱响起,历届团员从观众席四面走上舞台,灯光与泪光交织,旋律在音乐厅中缓缓流动。校长方妍在致辞中表示,艺术教育是清华附中教育体系中最温柔而坚韧的力量,它让“真善美”的理念深植于心,使每一位附中人都能以歌声拥抱世界。她向全体艺术教育工作者表达感谢,也寄语附中人“再回首,我心依旧;再回首,此心无悔”。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李金祥评论,这场音乐会清晰地呈现出“以美育人”的教育内涵——那份跨越代际的共鸣,正是艺术最深的力量。

演出照片

合唱《再回首》

方妍校长致辞
当全体成员唱响《爱的光芒》,音乐厅的灯光映着满场泪光。散场后,不少团员迟迟不肯离去,在舞台上围绕着钢琴不听返场着附中合唱历年的经典曲目。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李金祥观演后动情表示:“这场音乐会清晰的呈现了在校园的时光长河中,学校合唱团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它不仅赐予同学们无尽的美感。那种能穿透心灵、萦绕梦间的独特魅力,更以音乐为载体,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深植人心,让艺术成为滋养灵魂、联结几代人的精神力量。”这便是“遇见你・不道别”的真谛:有些遇见,早已刻进旋律,融入生命,在一代代附中人的歌声里,永远鲜活。
演职员合影

大合影
学生感言
清华附中建校110周年暨合唱团成立二十六周年合唱专场音乐会圆满结束啦!有幸作为第一届团员返校参加演出,久别的清华园,熟悉的路口,不一样的秋日气息,连路灯都格外温柔。今晚注定是流泪的夜晚,正如我们的演唱曲目:《那天一个冲动我加入合唱团》,不为别的,《我歌唱的理由有很多》,带着25年前的乐谱夹(是的,找到了当年的乐谱夹和谱子),《再回首》,为青春,为理想,为真诚,为爱人,为自我!我对你的爱都在歌声里!排练那天的夕阳真美啊……遇见你,不道别!
——高9901余静若
老师们就算不记得我的名字,也会记得我的萨克斯,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合唱团的一切好像被封印在时间里,一群热爱音乐的少年,青年和中年在挥洒过热情与汗水的舞台上表达对鞠老师和附中的爱……
——高0412吴亚洵
又是一个十年之约,像一个个提前埋好的惊喜,一路走来,时不时蹦出来叫人笑一笑,酸一酸。做教育的确是在埋种子,绽放的时候谁也不知,那些花儿竟是如此味道。一夜欢腾,就像我写在节目单上的那几句话:110年是世纪的相遇,26年是青春的再回首,今夜我们不道别。
——高0901王超宇
灯光变成暖黄色,像回到当年的黄昏。
——高1907谷潇涵
本来想给弹琴的视频配文“世界在歌颂友谊、热爱和长情,而我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再一想,今夜的魔力不拘于有限的某个瞬间,而在于无尽的音乐和莹莹泪光里。于是转而发几张图,告诉大家我很幸福。
——高1912王岱泽
这就是为什么高中时代是The Golden Age, the one and only.二十五届合唱团员,从刚毕业到中年,在鞠妈号召下重返校园,用最温暖最嘹亮的声音唱响那个时代的回忆。The chorus connects us all, in whatever age and situation we are in, and bring us forth, to behold the love, the force the torrent that's all embedded in us, since the first day we joined the choir.
——高2010李嘉华
两年前的毕业前夜一群人在音乐楼从唱到“今夜不会再有”开始聚众哭到凌晨一点半。两年后有幸和上下跨度26岁的校友们站在一起,再次在《再回首》奏响时热泪盈眶。但如今的我相信“今夜总会再有”。因为在这群正值中年、青年、少年的可爱的人的眼里,我看到歌的生命从未消失
——高2014霍芊一
横跨26年的相遇,来之不易的重逢和团聚,不止一次热泪盈眶。青春万岁!
——高2210王梓旭
爱歌唱,爱合唱。爱鞠老师,爱附中。再回首,歌声依旧,我心依旧。那些曾在同一段旋律里并肩呼吸的灵魂只要彼此的心跳仍能同频共振,千山万水便不再是阻隔。”
——高2203韩泽萱
今夜,我们以声音相认。声浪叠着声浪,音符挽着音符。像无数条溪流,奔赴同一片海;像无数颗星星,连成同一段光。我们只有共鸣。当最后一个音节在空气中缓缓融化,没有告别——它已沉入心底,成为一座随时回响的钟。“遇见你,不道别”谢谢每一个在此刻同频共振的你。
——高2503王春溪
“遇见你,不道别”这是我第一次唱歌这么陶醉,最后真的会被合唱团这个集体的氛围感动。在歌声里,能感受到对音乐的无尽热爱、对青春的追寻与怀念、对前路的坚定……每一次和弦的变换、和声的叠加都是情感厚度的体现。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高2513姚涵允
文字:贺晓宇 林青帝
审核:鞠红
来源:音乐教研组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