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清华附中合作学校 - 清澜山学校 - 正文

清华附中合作学校

《中国教育报》刊登清澜山学校辛颖校长文章——《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发布时间:2018-10-11 作者: 清华附中 点击数:

《中国教育报》刊登清澜山学校辛颖校长文章——《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10日第11版 版名:课程周刊·教改视野

研学课程是以行走的方式展开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遵循教育性原则。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真正具有学习的内涵;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研学旅行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课程形式下“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研学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跳出固有思维,与学生共同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举措,列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清澜山学校把研学课程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学校自开办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就分别以人文、历史、科学、生态、地理等主题组织开展了3次全体学生参与的国内研学旅行。

学习在环境熏染中发生

研学课程把学生带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无痕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接受的是一种美的熏陶,开阔的是眼界与心胸。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徽研学团,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当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成了眼前真实的景象时,大家表现出异常的惊喜。当晚,学生们忘却疲劳,在“黄山赛诗会”上争相朗诵自己即兴写下的诗篇,那就是学生“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又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冬奥”崇礼研学团,一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雪地,目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景象,现场吟诵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诗词,“北国风光”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了一种鲜活的影像,引领着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和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学习与坐在教室里是完全不同的。

驻足于文化名城,学生们感受的是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滋生的是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感染,打通的是纵贯古今的思考。参加“汉唐行远·古道新风”西安研学团的学生,置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他们从“兵马俑”的“千军万马”感受到秦代艺术创造的大气磅礴,从“碑林”中的点点真迹领略到中华书法的深远精致,从“大雁塔”的建筑实体找到了中国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感受到古代士子当时“雁塔题名”的荣耀。而这些,都是在教室里、在书本中所难以得到的学习收获。

参加“清华大学科技考察营”研学团的学生走进清华园,切身感受这所百年名校科学与人文的强大气场。在清华图书馆老馆,学生们看到了满屋历尽沧桑的图书,当知道他们心中崇敬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都曾在这里读过这些书,心中受到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在清华校史馆,清华名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还有梁思成、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师的生平事迹介绍以及他们为这个民族及世界留下卓越贡献的实物见证,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和气质,由此激发的是他们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

这里所发生的,正是培育孩子们精神与人格最好的学习过程。许多年以后,当他们重温在这里留下的记忆时,都将会是一种洗礼,一种鞭策。

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研学课程带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实环境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用言语去表达,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

其实,研学课程的设计,完全可以从学生研学过程所面临和历经的环境中挖掘富含的教育元素。这些元素有些可以以课程方式整合成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资源,以主题或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但更多教育元素是以一种丰富多元的形态隐含在环境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经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开放的、有选择性的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环境”这本无比广阔、丰富的“大书”中得到更多个性化的收获。

学习在探究体验中发生

研学课程既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因而本身就具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课程性质。每一次研学课程的组织者都需要经历“设计主题—选择路线—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量”等基本环节,让研学课程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避免陷入“只游不学”的误区。

在研学课程目标确定以后,除了需要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为研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还要认真地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习过程。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通过对几次研学课程的总结,我们认为“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等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活动,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访问则是以听取、交谈、对话等方式展开调查,收集和掌握所需资料和信息。在研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考察社会,不仅能让学生对观察或考察的对象有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有着双重意义的学习过程。

比如,先后参加“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成都研学团的是清澜山学前部的小朋友和小学部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这些认知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孩子,观察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孩子们从大熊猫的外形、皮毛、姿态、动作、表情、起居、饮食、性情等诸多方面进行连续几天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前部的教师针对幼儿聚焦能力较弱的特点,不断地通过现场提出问题,吸引孩子们观察的注意力,并引导孩子们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画下来;而对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通过事先设计的观察访问记录表,列出各种观察项目和访问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大熊猫进行实地观察,对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采访,还取来熊猫的粪便进行观察,从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分析“素食”动物的粪便特征,每天的作业就是把观察和采访到的情况写进《观察日记》。经历这样一个实地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对观察对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与熊猫有关的猜想和问题。这些猜想和问题,正是在他们心底悄然生长的探究未知世界的萌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留在孩子们身上的那些观察体验,正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起始。

在学校教育中,发生在课堂里的探究活动,往往会局限于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研学中的探究是一种真实情境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活动,对破解知识生活化的命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到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场景之中,面对现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弥补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之间的缝隙。因此,在研学基地中选取适于学生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是研学课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段论述,是对“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意义的深刻诠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两者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研学课程而言,动手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形式。虽然校内开展的学习活动,我们也可以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种人为的、模拟的情境中展开的。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他们在动手操作、动手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其学习资源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研学团队的老师们与基地密切沟通,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项目,使研学真正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中学习、做中体验”的学习模式。

鹤庆是云南大理研学课程的一个研学点,这里有一批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工艺。研学团抓住这一资源条件,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当地技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尝试制作“甲马”、瓦猫泥坯和扎染制品。在动手雕刻、捏拿、绘制、浸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从手心渗入心田的,是学生们对白族民间工艺的精湛技巧、艺术创意以及这些物件中所蕴含的属于当地民族精神追求的真切体会。

像这样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研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如参加清华大学科技研学团的学生,在清华大学金属工艺首饰实验室就获得了一次亲手打造一枚首饰的实践机会。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细心地在小的铜片上作画,然后经历珐琅烧制等几道工序。最终烧制出自己个性化的“产品”。许多学生因为对初次尝试的作品不满意,甚至要求不吃晚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再次制作。这充分表明这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热情。

学习在行走旅途中发生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行走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学生以团队组合行走在一个对他们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在行走过程中,学生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就是他们学习的大课堂,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就是他们学习的活教材。身处这样的“大课堂”,阅读这样的“活教材”,孩子们的学习是生动而宽泛的,并往往是以无形多于有形、融合多于单一的方式展开。这种学习往往发生在研学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有些在研学旅行预设的目标中,而有些却由偶遇的真实情境所引发。这种以社会与生活为对象的学习更凸显研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研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时感觉到这种学习在孩子们身上自然地发生。研学途中,他们需要每天自己整理行装,安排起居、洗漱,自己把控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在遭遇某些困难时需要自己解决或主动沟通请求援助,在迷路时需要自己想办法找到“组织”……而这些,对生活中很少离开父母,特别是低学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历练。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他们乘坐航班高铁,入住酒店客栈,出入名胜之地,行走民俗之乡,处处都有文明公约,时时都有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亲身的经历懂得: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候,什么时候需要轻声细语,什么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礼让三先”……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他们对社会规则的体验,是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和公民素养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的团队行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和学会自我管理的机会。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们会有意识地把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具体事项交给学生自己去决定、去选择、去完成。例如,在每天的活动中,都会轮流由部分学生协助教师管理团队,交付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清点人数、发放房卡餐券、传递通知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不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又例如,火车卧铺位的分配、酒店房间的安排、参观逗留时间的确定、行走路线的选择,经常会交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矛盾,让他们领悟对集体意志的服从和对他人的尊重,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理解与包容。而这些正是对21世纪人才“沟通与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关键技能的培养,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建构。由研学旅行而引发的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

更值得提出的是,研学过程中许多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学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长途跋涉、登山涉水,都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尽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清澜山学校将坚定地把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的课程选择,不断在实践探索中优化研学课程的品质,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学习。

原稿:辛颖

摄影:王涛

审核:辛颖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时间:2018-10-11 11:33

作者:清华附中

办公室电话: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清华大学北侧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