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110周年校庆 - 集团校相关新闻 - 正文

清华附中教育集团教学研讨会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迎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建校110周年,进一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于3月28日举办了主题为“数智赋能教育,聚焦学生获得”的清华附中教育集团教学研讨会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

本次教学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千余名教育从业者、学生家长齐聚校园。从沉浸式课堂观摩到前沿教育思辨,从师生课堂互动到教师跨域对话,活动以多元形式展现“以学生获得为目标”的创新实践,线上线下联动辐射,成为一场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深度融合的盛会。

专家团队、校领导合影

课堂风采:技术融合,思维成长

本次教学研讨会涉及小初高三个学段,覆盖12个学科,共3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献课。课堂中,老师们以数智技术为支点撬动深度学习,以AI即时反馈系统捕捉学生思维轨迹,动态调整教学策略;虚拟实验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将抽象原理转化为可视的立体探究;大数据工具助力跨学科项目分析,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锤炼核心素养。技术不再是炫酷点缀,而是悄然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用工具放大思维张力,学生借技术延展认知边界,共同诠释“数智赋能教育”的本质:让技术服务于人的成长。

课堂风采展示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双管赋能

本次教学研讨会的专家团队由清华附中教育集团与广东省名教师组成,20位专家全程参与课堂观察与深度研讨,从学科本质、学生参与度、素养落实等维度展开多角度剖析。专家点评既高度认可教师对数智工具的创造性应用,也犀利指出“技术使用需服务于思维深化”,与此同时实时扫码评课系统生成的个性化成长建议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靶向支持。

专家评课现场

数智论坛:前沿思辨,定义方向

3月28日下午,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水木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了以“数智赋能教育,聚焦学生获得”的主题研讨会。

活动伊始,由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行校长程惠云致开幕辞。程校长聚焦数字时代教育本质,强调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始终践行“技术为教育赋能,而非替代教育温度”的理念。面对AI技术介入课堂的现实,她提出教育者需在“破界”与“守界”间平衡:既要借力智能工具提升教学精准度,更要坚守教师作为情感联结者、价值观引领者的核心角色,警惕技术“代劳”思考,削弱人文精神培养的危险倾向。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程惠云校长发言

在实践案例分享环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蒋炜波老师以物理教学为例,阐释AI如何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放大器”。他通过动态建模将抽象的天体运动与微观粒子规律具象化,帮助学生跨越学科认知壁垒,同时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生成个性化反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逻辑思维。蒋老师强调,技术不是替代教师的“快捷键”,而是打开教学新维度的“探照灯”。

清华附中蒋炜波老师作专题分享

围绕数智化教育的未来展望,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闫兴华副校长主持圆桌会议。嘉宾们围绕学校价值引领、空间场景布局及师生获得感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教育数智化的未来变革方向,分享了各自对于未来教育的憧憬与实践思考,强调了人工智能应该为教育教学助力而非成为替代者,明确了教育初心在于立德树人,同时倡导教师跨界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在AI时代的大潮中,采取积极拥抱、理性思考、谨慎推进、创新应用的态度,在勇立数智化浪潮潮头的同时,积极守护个体成长的温度与文化根脉。

圆桌会议

此次教学开放日活动以数智为桨、以育人为帆,在课堂革新与思想碰撞中勾勒出未来教育的生动轮廓。无论是跨区域同课异构的思维碰撞,还是专家精准点评的教学反思,抑或圆桌论坛对“技术温度”的深度叩问,无不彰显教育者对“人的完整性”的坚守。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将持续深化数智教育探索,让技术始终服务于生命的丰盈。

论坛合影


文字:吴松涛

审核:程惠云

来源:清华附中湾区学校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关闭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